百家乐- 百家乐官方网站- APP下载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书面发言摘登(十)
2025-09-14百家乐,百家乐官方网站,百家乐APP下载
二、香港可以发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高的优势,助力国家化解风险挑战。一是发挥国际联通优势,帮助内地企业化解国际经贸风险。二是发挥金融优势,可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债券、外汇交易及跨境支付系统,并提供人民币计价融资服务,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三是发挥科研优势,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吸引国际资本投资中国科技企业。四是发挥物流优势,通过“铁海陆江”多式联运和智慧物流数据平台建设,提升跨境物流效率,助力国家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五是发挥“绿色金融”优势,通过绿色债券融资新能源项目等,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二、扩大“港资港法港仲裁”范围,发展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程度。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与国际法律体系接轨,是下一步吸引更多外商来华的重点工作。香港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法律环境透明、稳定,争议解决制度完善,深受国际社会认可,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建议适时扩展“港资港法港仲裁”至不同省市,同时建立法律和仲裁对接机制,减少内地与香港相关法律在措施执行下的差异性,确保香港仲裁结果在当地得以执行落实。同时,要加强两地调解交流合作,通过案例分享等方式,以香港经验反哺国家调解发展。
三、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探讨更开放的广东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为营商环境更趋国际化先行先试。开放包容是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必要元素。针对国际经贸形势,应适时更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提升对外商的开放程度。香港的国际贸易自由程度举世公认,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有条件为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先行先试。例如制定更短、更少、更开放的广东自贸试验区版本负面清单,特别是进一步放开金融、通信等服务业的限制,在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3个片区试行,再复制至全国各个自贸试验区。
一、发挥“内联外通”优势,强化国际教育枢纽角色。一是支持香港积极推动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才来港学习进修,加强香港人才国际化。二是支持香港八大院校继续深化与全球排名百强的内地“双一流”院校合作,共同设计课程,推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并且利用香港平台助力内地高等院校“出海”招生。三是加强香港与海外高等院校的合作,与海外优质大学共同开启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教员互调等密切合作关系,开设更多双学位学士课程和硕士课程。
二、支持在“北都大学教育城”成立“国家实验室”,带动更多内地及国际科研机构进驻,促进大湾区科研人才跨境流动。支持粤港两地政府采取多项便利措施,吸纳内地和海外人才进驻:一是向受聘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外籍科研、教学及高管人员,发放大湾区工作证,用于穿梭三地工作。二是为在“北都大学教育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创业和就业人士提供专属通行证和便利通道。三是加快内地与香港科技领域规则标准深度对接,特别是知识产权、科研管理、要素流动等方面的联通工作。
一、吸引海内外龙头企业来香港设立国际研发中心,筑巢引凤。香港应充分发挥国际自由港的特殊地位,利用香港开放的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全球认可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制度,促进科技企业在此开展技术研发、跨境合作、海外交流、出海拓展业务。香港拥有5所世界排名前列的高等院校,可以与这些企业的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协作,通过“企业出题、大学解题”的形式,吸纳海外精英人才。香港特区政府可以在土地开发、税务优惠、研发资金补贴、人才审批、产学研合作等领域作出政策设计和引导,吸引龙头企业在港设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参与基础研究,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
二、国家支持香港部署和发起“大科学计划”,支持国际科技组织与会议落户香港,聚集国际科研人才。在国家的统筹部署下,以香港为基地,就某一个前沿科研目标,邀请国际科学家共同参与和验证。与之相配套,国家可以支持香港把相关国际科技组织的地区总部设置在香港,香港也可以在科技前沿领域发起或设立国际组织,推动国际合作科研。同时,要支持香港举办更多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在港设立常设秘书处或办公室的形式,将具体课题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训等工作常态化。
三、利用香港当前在北部都会区规划大学城的时机,鼓励内地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来港设立研究机构,打造面向国际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平台。一方面,内地学术研究实力和香港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课题、资源,可构成更大规模的知识共享及创新协作课题,吸引更多有意愿、有兴趣了解中国技术或学术机遇的海外科学家加入;另一方面,学术及研究机构的跨境合作以知识共享为重心,成果多以理论突破或技术成果公开,有望吸引更多海外科研机构参与联合攻关。
四、打造制度型开放试验田,助力国家提升全球治理参与度。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在全球治理重构期应充分利用其国际化法治环境、专业人才与国际网络优势,助力国家提升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香港需用好作为国际调解院总部所在地的优势,打造国际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与此同时,香港在助力重塑全球金融秩序、参与国际数据安全标准制定,以及在人工智能、数据跨境流动等新兴领域皆可发挥积极作用。
一、着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一是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持续推进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二是优化离岸人民币的金融基建。“跨境支付通”已于6月顺利上线,提升了内地与香港在个人对个人层面的支付便利性,未来运作成熟后,若能向企业对企业、个人对企业、企业对个人、政府对企业等层面延伸,将更加便利资金流动。三是丰富人民币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支持香港金融机构开发更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积极研究推动在香港发展由官方认证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与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形成有效互补。
二、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发挥差异化优势。香港的基础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院校,在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香港需明确自身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路线图,优先发展AI、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重点关键行业。二是融入区域协同发展。香港可与深圳等城市合作,形成“香港研发﹢湾区制造”的协同模式,推动香港先进科研成果在大湾区落地转化。三是拓宽创科企业的融资渠道,协助内地和香港的创新科技企业取得更充裕的资金支持。
三、着力推进国际合作交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海外著名文化机构建立紧密关系,推动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对话,并引进全球顶级品牌机构、名家大师及展览展会举办首展巡展;集结民间力量,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利用香港媒体国际化优势,宣讲“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成就。二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香港可大力引进全球高技术和领军人才到香港定居和长期发展。同时,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人才和产业合作,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畅通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四、发挥香港优势,支持内地企业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随着内地企业海外布局的扩展,企业对离岸金融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建议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力度,鼓励内地企业将全球地区总部设于香港,以方便企业有效率地管理海外业务。在支持企业海外业务做大做强方面,香港金融机构可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多种选择,包括资金归集、融资平台、控股中心、贸易融资中心等。此外,香港金融机构也有很多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对冲风险。对于香港来说,服务内地企业海外发展也是巩固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深化澳门与横琴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为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起到排头兵的示范作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部署,也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建议按照“三步走”加强合作区的制度建设。一是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模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暂时调整适用相关法律。二是启动制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条例。三是在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相关法律,加速合作区的制度建设。同时,在紧扣“澳门﹢横琴”的战略新定位下,澳琴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琴澳居民“心联通”。
四、分享澳门社团提升社会治理及社会公益事业作用的经验,促进共同富裕。过去,澳门主动响应国家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部署,积极参与帮扶贵州省从江县脱贫攻坚,澳门中华总商会捐款300万澳门元,与社会各界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超过1.1亿元人民币,帮助从江县脱贫。建议在中央的支持和指导下,参照“从江所需”与“澳门所长”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澳门与内地城市合作,并建立有关经验交流机制,使澳门在参与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更大作为。